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PGY 醫師在上工前常常感到緊張和不安,擔心臨床作業不熟悉、值班時無法應對突發狀況等問題。本文將分享如何在臨床工作中表現得體,成為好同事的重要技巧,包括保持禮貌、展現專業能力、融洽相處、有效溝通與合作,以及擁有格局和謀劃等,幫助新手 PGY 醫師在醫院順利適應,提升臨床表現。
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快開始了,不知道你此刻的心情如何呢?
依稀記得九年前剛要正式以實習醫師的身分踏入醫院時,前一天可是緊張的睡不著覺呢!除了擔心上工後會不會因為不熟悉臨床作業雷到同學或學長姊,也會害怕值班沒有看出來定時炸彈,晚上睡覺時突然病人就炸飛了(抖),但更多的是期待和興奮,期待自己終於要成為心目中所嚮往的醫師一職,也興奮於終於到了這一天,能夠把過去所學用在工作上一展拳腳抱負。
雖然近期醫療環境備受挑戰,也有許多醫療人員選擇另闢蹊徑轉換跑道,但我想盼望「正式登入」的學弟妹們仍是佔大多數的,期待你們在新的一年能夠在臨床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和成就感,並確認自己未來想要走的科別和服務的病人族群噢!
好開頭講完了(笑),不管你是看到文章標題被騙進來的(?),還是本就很緊張想要好好準備PGY上工的夥伴,接下來我們聊聊實際的狀況吧~
撇除 PGY 是人力一說,近五年的 PGY 訓練,越來越趨向選科前哨站。過去 7+2 的 Intern+PGY 的訓練,還有時間讓學員探索自己的職涯志趣,並有更多機會 Try and Error。但現在的 PGY 訓練,說句老實話,願意包容 PGY 犯錯的人越來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「這不是你本就該會的事情嗎?」「都考過照了,怎麼這麼簡單的事情還需要人教?」。從過去犯小錯無傷大雅,犯大錯有人兜底,變成犯小錯就會無情上標籤,犯大錯就直接三振出局的極端處境。而在這樣人人自危的訓練過程,又該如何異軍突起,保住自己的 Reputation 同時,又能夠將手上資源打出最大優勢,這是這一系列【準備好上工嗎】希望帶給大家的努力方向。
事不宜遲,我們就開始今天的主題:【上工前一週】新手上路,你還可以多準備的十件事
延伸閱讀文章
「俗話說得好,遠親不如近鄰。」
近五年的住院醫師申請中,我們不難發現,過去「選擇優秀後進」作為住院醫師的策略,逐漸轉變為「選擇好鄰居」。這樣的轉變意味著什麼呢?其實是指選擇那些聽話、好相處、不會違背命令辦事的人。儘管住院醫師退訓並不是醫院評鑑或專科評鑑的指標,但有人退訓對於科別人力調度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特別是需要住院醫師一線值班的科別更為明顯。更何況,退訓也會牽扯到住院醫師名額的政治角力問題。因此,各科主任在招募住院醫師時,也從原本的選賢與能,逐漸變成選擇那些能夠順利完成訓練的「好鄰居」
那麼,如何成為一個「好鄰居」呢?以下有十點建議,希望能幫助大家準備
做個「有禮貌」的好鄰居
每天的第一次碰面,從問候開始。
說「早安」、「你好」、「今天天氣真好」等,並且常用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、「不好意思」、「好的」、「沒問題」、「請放心交給我」這些禮貌用語。
記得曾在 Table上 聽老師抱怨,之前 Run到本科的 PGY,走在路上沒有跟他打招呼。
看似是件小事,但其實老師心中都會默默記上一筆。雖然我們常說第一印象決定 70% 以上未來這個人和你相處的方式。但其實這些禮貌性的細節,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加分的。且醫院又是一個講究尊師重道的場域,多數的老師先輩是十分吃這一套的。
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,我會把打招呼看做是開啟一天 Social 生活的潤滑劑。如果今天你看到 A 同事沒打招呼,但接下來的工作又要跟 A 合作或是對接,難免會尷尬。既然會尷尬,不如就在問題發生前解決它。另外,你是否會每個人都打招呼,打招呼的過程是否熱情,從旁經過的人其實也會默默記在心裡,而這些細節也會影響到身邊人對你的觀感。所以如果你不是一個喜歡打招呼,或不擅長打招呼,可以開始練習準備唷!
做個「有 Function」的好鄰居
工作的底層邏輯: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
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,請自行參酌編排。
在職場上,其實不會有人會主動要求你要做到多好,但其實大家都會默默看。我的建議是但至少不要 Under 基礎線,對於病人相關的三個基礎問題:
- 這個病人的診斷是甚麼
- 目前治療的方向和進度
- 預計甚麼時間要出院
即便照顧的病人很多,關於每個病人的這三個問題還是要能回答出來。因為這是醫院付錢給你的根本:照顧好手上的病人。確保自己能在團隊中發揮作用,展現出色的專業能力。
至於如何成為有Function的PGY,可以參考:【上工第一天】上工第一天好挫!如何快速上手不雷人!
做個「好相處」的好鄰居
打工人的底層邏輯:開心上班,準時下班
我覺得能讀到醫學系的人都特別的厲害,我自己遇到的同學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也各有自己所常。但通常越是把專注力集中於一點的人,也越少有餘韻去注意身邊的事物,還有自己溝通上的小細節。
以我自己為例,剛開始工作的時候,我很強調依照 Guideline 執行。面對主治醫師我會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討論,對於 Routine 的作法,遇到不認同的時候,我也會提出來跟學長姐討論可行性,以及是否需要修改。然後值班時也會有一些自己的小堅持,覺得該 Survey 就該 Survey,沒有所謂做一半的狀況。
但隨著時間成長,遇到的病人和相處的同事越來越多後,其實這樣的信念也所改變。我很感謝一位學長,他很直白的對我說:「我覺得你這樣不行。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願意晚上八點回醫院打病歷。」
「你可以有所堅持沒錯,但如果你的堅持會影響到其他人,甚至影響到他們的任務進度,我覺得你需要重新評估。」
避免像刺蝟一樣有尖刺,努力讓自己與他人相處融洽。調整之後,我也發現原本常處於對立面的護理師,變得比較好說話。入 Team 時,也比較少跟 Senior 的學長姐有所摩擦。我覺得我並沒有改變,對於病人,該堅持的部分我還是會堅持,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,但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不同,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有所不同。
做個「好聊天」的好鄰居
這是一個對 i 人相對不友善的職場
「人和」這件事,在每個職場都是重要的。過去在醫療職場的重視程度沒有那麼突出,是因為跟律師和會計師相同,這是一個講究專業素養遠高於其他一切的行業。專業在手,世界我有。所以我們會常常聽到老師們聊到過去的事情,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 GS 老師的分享:「你們現在可幸福的呢,我記得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,常常半夜接到老師的電話,不是說當天手術哪裡做不好,就是說哪個病人沒照顧好。有一次老師搞錯人,那個病人不是我顧的,我只是回嘴了一句,老師就說:『你是不是明天不想上 Table 了?跟我學習有那麼痛苦嗎?』」
事過境遷,醫療體系已經從過往的專業至上,轉變為服務業居多的性質。而同樣的在職場人際上,高情商高 EQ 的互動方式,會幫助你人際關係更融洽,同時有更多的機會,幫助你的職涯更順利。
如果你是內向的人,鼓勵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與人相處方式,學會與同事進行愉快的交流。
做個「好約」的好鄰居
行程安排有彈性,並且能夠提前做好準備
下班聚會餐敘是常見的事,特別是市區的外科系。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真的不奇怪。甚至有些老師特別喜歡你,一通電話來問你晚上有沒有空,那你是去還是不去?
當然去啊!傻子才不去!
但現實狀況是,明天就輪到你要報 Journal Reading 了,或是今天入 10 床 New pt,老師打給你的時候,你其實還在醫院打第五本病歷。
但機會不等人,而這個時代抓住機會,比選擇和努力都來的重要。所以練習保持自己的行程安排事彈性的,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,並提前把事情安排妥當。這樣面對臨時出現的機會時,也比較不會那麼徬徨。
做個「Always Say Yes」的好鄰居
搖頭容易點頭難,但點頭往往意味著你有 Guts
正如電影《 Yes Man 》所說,”You say NO to life, that is why you are not living”。在可能的情況下,盡量說「是」,這樣你會發現更多的機會。雖然現實狀況並不如電影劇情那麼浮誇不切實際,但其實 Always say yes 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我一直很慶幸的是,幸好我 R2 的時候沒有拒絕實證競賽的邀請。
當時院內辦實證競賽,但因為參與的人過少,所以外科部部長問每個住院醫師有沒有興趣參加。問到我的時候,我說:「好呀沒問題」但實際上心裡很抖呀!因為那時的我至少五年沒有碰過實證,連 PICO 字眼要怎麼做安排,Pubmed 要如何設定 filter,還有 5A 流程 4F 框架,那是啥,能吃嗎?(笑)
但也就是因為那句「好呀沒問題」,老師介紹了我的實證啟蒙導師 ── 陳醫師,然後也開始了後續的實證之路。從 PICO 的設定,到 RevMan 軟體繪製森林圖,以及完成 5A 流程 4F 框架。陳醫師毫無保留的傳授所學,也讓我在短短兩個月內實證能力爆炸性的增長,最後合強力的小組夥伴一起拿下實證競賽冠軍,後來幾年的時間,一共發表和指導超過 50 篇實證相關論文 Poster,也作為 Corresponding author 寫出 Meta-analysis 發表在 SCI 期刊,而且那時我的身份只是住院醫師!
面對挑戰,Always say Yes 真的不容易。但我想藉由以上例子的分享,鼓勵你勇敢的接受挑戰!
做個「好溝通」的好鄰居
去聽對方說了甚麼,而不是在意對方「怎麼說」
工作上 90% 的煩惱,都來自人際關係。
而人際關係最常出問題的,便是溝通。
醫療體系是個最注重溝通,多數人卻不會溝通的場域。從醫療人面對本就不好溝通的病人,到醫護之間的上對下關係,醫師之間的學長學弟制等。吵架是醫院的生活日常,意見不合則更是家常便飯。而醫師的養成過程,從小成績秉異,一路過關斬將,直至學測指考拿到醫學系的門票。人上人的思維在潛移默化中,很大程度影響了醫師的待人接物。包含我在內,很多時候都會以上位者的感覺,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。
為甚麼你們做不到?不就做個調整就好了嗎?
為甚麼這裡會出錯?之前不就已經說過要注意?
為甚麼這種事也要打來問?不是動腦就能解決嗎?
過度犀利的用詞,除了讓關係緊張,也會讓原本想傳遞的資訊無法成功傳遞,或出現誤解。
對自己:「去聽對方說了甚麼,而不是在意對方『怎麼說』。」
對他人:「『怎麼說』很重要,這會決定對方是否關起耳朵。」
可以嘗試使用一些策略,例如業務常用的 YBY 和 YYY 策略,像是:
YBY = Yes But Yes,先給予肯定,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
嗯我覺得你說的很重要,但這段我沒有聽得很懂,可以再和我說一次嗎?
你剛才提到的病人抱怨我覺得要處理,但我們要不要先等病人的 Data 出來,再重新評估呢?
病人的狀況確實如同你說的嚴重,但仔細看病人的血壓和升壓劑的使用,病人其實是有在改善的,對吧?
YYY = Yes Yes Yes,給予肯定,並依照肯定給出對應行動
對我覺得就像你剛才提到的,病人確實有變差,我等一下會過去處理。
謝謝你的提醒,Data 部份我確實沒有 Follow 到 HB drop,等等我會開輸血醫囑。
感謝你及時跟我說,先給病人 200ml N/S hydration,我這邊忙完等一下我們一起去看病人。
其實調整一下用詞字眼,便可以讓溝通互動緩和不少,過程中還能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,成為真正的好鄰居。有效的溝通和相互理解,是維持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。
做個「好合作」的好鄰居
團隊合作是趨勢,不會合作就滾蛋
時代在改變,醫院也在轉型。從一人「專業」就可以獨操全局,醫療體系也慢慢轉變為「團隊」為主,個人為輔的運作模式。以手術房為例,手術不只需要主刀醫師,手術過程中需要麻醉科醫師幫病人 Induction,並做好術中生命徵象和麻醉深度監控;需要手術助手或住院醫師拉溝或協助主刀醫師進行手術;需要刷手護理師協助手術遞送器械;需要流動護理師隨時補充所需要物資。
學會合作是時代的趨勢。而這也意味著,在醫院如果你不會與人相處,在這個時代便會被淘汰。即便到員工人數偏少的診所,前台需要護理師協助掛號,診間可能也需要助手協助看診,如果診所有調劑,則需要藥師入駐。兩個人以上就有政治,三個人以上就有江湖。
而合作和溝通又有些不太一樣,我會說,溝通是合作的根本,而合作是溝通的延伸。
溝通除了上面提到的挑對人說對話,時機的選擇也是重要的。而合作除了溝通,還會牽扯到利益分配,績效評估,以及個人底線。
你是個願意損失部分利益,成全他人的人嗎?
團隊會因為你的加入而有所加分?還是扣分?
你能在合作的過程中,堅持住自己的底線嗎?
如果為了照顧病人,每天晚一小時下班,你願意嗎?
你的專業能夠照顧好病人嗎?你的加入能夠讓團隊氣氛更愉快嗎?
如果合作的過程,你需要去推銷病人自費使用某些耗材,你願意嗎?
團隊合作有太多的眉眉角角可以聊,族繁不及備載。但請記得:「如果你不適任,還有千千萬萬個住院醫師可以頂替你。」也永遠不要小瞧主管可動用的手段和資源,就像一隻大象要壓死一隻螞蟻,是十分容易的。做個低調勤勉的住院醫師,讓團隊因為你的加入而更活潑,讓與你合作過的人留下愉快的印象,在未來的某些時候,可以多幫你美言幾句。
做個「有格局」的好鄰居
格局是被委屈撐大的, 溫柔也是懂事換來的
住院醫師訓練過程,有太多一言難盡的事。而其中的最大挑戰,便是「如何面對被罵」
曾有學長分享:「被罵時回嘴,證明你是個人;被罵時閉嘴,顯示你有格局。」
工作的首要任務,便是解決問題。能解決問題的方法,就是好方法。比較可惜的是,現今的醫療職場,比較習慣用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問題,結果時常把問題搞得一團糟。
例如漏開 Order 這件事,主治醫師聽到後,百分之八十的機率會直接開噴。而實際上可能是查房時根本沒有提到,主治醫師以為自己有下 Order,事後看到沒有依照他的指示處理,便火冒三丈。即便後來追究下來,是主治醫師自己的疏失,但在學長學弟階級的制度下,最終你也不會得到任何道歉。
而在當下,你可以選擇據理力爭。對啊確實不是你的問題,是對方根本沒說,是在大聲甚麼?如果你有錄音的習慣那更好,直接拿出來作為證據,有沒有講一目了然。
而同樣的狀況,你也可以選擇吞下來,等待事後還你公道清白。
回顧臨床九年經歷過的大小事,我會直接告訴你,選擇第一種方法的人佔大多數,但 Prognosis 比較好的人通常是選擇第二種方法。很現實的選擇題,選擇一會遇到的狀況就是,主治醫師會認為你讓我難堪,那我也讓你不好過,即便錯在自己,但你頂撞我不給我台階,自己看著辦。
前面有提過,上位者能夠動用的資源和手段比住院醫師多太多,一通電話打去:這個住院醫師比較不好相處。你的住院醫師面試就直接黃了。而你說職場上這種在意被頂撞丟面子的人多嗎?多了個去了。另外不用試著挑戰醫師的記憶力。曾在餐敘上聽到主管抱怨:「我跟你講這個人,他九年前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,我就覺得有問題了。」
選擇後者,雖然當下很難受,有些人也不見得能夠全然承受住。但從大數據來看,確實選擇提供主治醫師怒氣出口和情緒價值,可以減少未來職場小人犯衝的狀況。我也沒有比較好的方法,只能說這些被罵的過程,都能成為你未來修養和閱歷的養分。像是被超級大魔王罵過:「你這種人,根本就不配當醫生之後。」也確實,對於其他主治醫師的冷言冷語或是直接嘲諷,傷害也會變的小很多。皮厚了,自然就不痛了。
做個「有謀劃」的好鄰居
人的關係就像一盤大棋,你我都是棋子,也是棋手
人際關係中既要懂得如何運籌帷幄,又要懂得如何運用自身的特長來加分。結合自身經驗,提供以下三個可以努力的方向
1. 展現專業素養
醫師的本質是救助病人。救助病人便是身為醫師的吃飯工具。
舉個例子,如果一個 CR 沒辦法熟練處理 Unstable vital sign 的住院病人,你會怎麼想?又或者是 VS 開刀 complication rate 是 25%,是平均的 12 倍,這時你又做何感想?
PGY 的評估基準有二:白班的工作效率和值班的 Handle 能力。
白天的你,是否能有效率且不遺漏的完成主治醫師指派的任務?是否能夠準時甚至提前打完病歷,留有餘韻去幫助身邊有需要幫忙的同事或學長姊?又或是主治醫師詢問的問題你都回答得出來,甚至舉一反三,老師問你一個問題,你反問他三個問題,積極度妥妥的刷一波?
晚上的你,是否能處理妥善病人的各種 Complain?發燒的病人,知道哪些時機可以先觀察,哪些狀況又要先升階抗生素?又或是病人出現 Unstable vital sign,除了告知後線,你能不能在後線過來之前,先做好基本的 survey 和處置?
以上提到的內容看起來很基本,但也是因為這些基礎的東西能夠處理好,才有本錢告訴別人,你是一個專業且合格的 PGY。
2. 培養加分特長
你有沒有一些能夠幫你額外加分的特長?
像是攝影、主持、實證、論文、簡報美編?這些技能不僅能在工作中增色,還能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脫穎而出。舉個例子,一位剛進入醫院的 PGY,可能認為自己照顧病人的品質比其他人好,寫病歷寫得比別人認真,便開始得意自滿。殊不知這些其實是工作的基本,只要不低於基礎線,都屬於合格範疇。而大家的專業能力都差不多的時候,此時比拚的便是額外專長。可以參考以下文章,找尋屬於你的個人優勢,讓這些過去的積累成為你未來職場的踏腳石。
延伸閱讀
3. 提供情緒價值
舉個例子,你希望獲得老師關注,每天四點到醫院,晚上八點下班,作業第一個交,報告認真準備,你覺得甚麼事情你都已經花費 120% 的力量去準備,但卻比不上另一位同學。另外一位同學是這樣,每天早上八點到,下午五點半準時下班。作業要抽查前才補,報告有一半的機會會因為準備不充分被電,但科裡的每個老師都喜歡他,甚至連晨會報不好也是開開心心的提醒,而不是像對你,你做錯就會被念,甚至被酸。
因為他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打點人際關係。跟主任聊天,問老師問題,科遊的時候也會特別照顧老師的小孩們,為這些長輩老師們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。而你只有做到基本的打招呼和餐桌上聊天。「人因為有私交,才會更願意和你互動。」所以不要再問為甚麼我已經很努力了,老闆卻賞識別人。
本段小結語
做個「有謀劃」的好鄰居,需要我們懂得運用自身的特長,從整體角度考慮問題,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多價值。人與人的互動,從來都不是自然形成的。人際關係的運籌帷幄,固然跟自己的交際手腕有關,但也不是全然沒有可以努力的方向。記得,人的關係就像一盤大棋,只要我們能夠運籌帷幄,必能在這盤大棋中贏得一席之地。
寫於文末
上工前一週,除了準備好專業所需,調整好狀態也是相當重要的。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你在住院醫師申請和日常工作中,成為一個受歡迎的「好鄰居」,共勉之!
一日一推:品叡醫師推薦的電影和書籍
推薦電影 《Yes Man 沒問題先生》
引用自【電影教我們的五件事】介紹序:看似是無厘頭的喜劇,但是當中金凱瑞所飾演的主角卡爾決定接受生活中所有挑戰,也讓人生豐富了起來。他有著意想不到的生活經驗,更有了浪漫而瘋狂的感情,那些曾經嚮往得到的,竟然一一在自己的人生現蹤。
推薦書籍《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:日本最幽默導演教你用「聊天」提升人際魅力,讓你職場、情場、交友、演講、自我介紹……處處無往不利! 》
「聆聽對方說話」才是加溫情誼的重點。溝通是有對方存在才成立的事,光是傳達自己的想法並不足夠。但我認為,學習如何傳達自己的想法,確實能讓溝通的內容更加豐富。重點是,不光是想到自己,還要顧慮到「對方」的心情。視角一旦改變,你的溝通或人際關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。
加入醫師職涯學院社群
-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PGY職前加油站 – 醫學生學習園地
- 年度會員專屬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會員專屬社團
- 官方 IG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| 黃品叡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