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實證醫學是現代科學的基石,但並非所有事物都適合進行實證。本文探討實證研究對醫師和醫學的重要性和局限性,並分享我與一位熱愛科學的友人深刻交流後的見解。我們將探討什麼時候應該依賴實證,什麼時候可以信任經驗,並反思現代教育和醫學中的實證應用。望能幫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實證研究的真正價值。
對於「講求實證」這件事,心中一直有塊模糊想法,認為「有些東西似乎不該要求實證」,但理不清該與不該的界線。
前年和瘋狂科學家(一位熱愛科學友人的代稱)討論交流,深入至非常細緻的層次,腦力激盪後解開長期以來的困惑,寫成本文與大家分享。
實證研究,為什麼重要?
我們知道,實證 (evidence-based) 是一種科學態度,用以驗證一道命題是否為真。
講求實證,是因為人類經由漫長歷史,終於獲得一個教訓 ── 依循「經驗」或「原理」推論獲得的結論,未必是正確的。
舉例來說,假設確定「加入抗氧化物 A,能抑制培養皿中腫瘤細胞的生長」,那麼只要發揮想像力,就能「腦補」出以下推論:
→ 抗氧化物 A 可抑制人體腫瘤細胞的生長
→ 攝取抗氧化物 A,可延長癌症病人壽命
→ 葡萄含有抗氧化物 A 的成份,所以癌症病人吃葡萄,有助於延長壽命
→ 檸檬水富含維生素 C,維生素 C 也有抗氧化效果,所以癌症病人多喝檸檬水也有助於延長壽命
以上推論,雖然都有「原理上的依據」,然而仍有太多外部因素會影響結果,導致的結論極可能錯誤。例如,人體消化道是否能吸收抗氧化物 A?經血液抵達癌細胞所在位置的抗氧化物 A,濃度是否足夠?癌細胞是否會分泌酵素來分解抗氧化物 A?
確認結論的唯一方式,就是透過「實證研究 (evidence-based research)」。而由實證研究所建構出的當代醫學大廈,稱為「實證醫學 (Evidence-Based Medicine)」,簡稱 EBM,是現代醫學的主流。
實證醫學的核心概念,就是醫護人員落實在病人身上的處置,理應要有統計上的科學根據。也就是說,已有相當多經驗累積出足夠證據,顯示當前情況下若這麼做,應能達成效益。
(根據類似概念,也可以瞭解葉黃素對眼睛的保養功效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,下面這部影片有進一步說明)
實證成本與額外價值
理論上,我們應當追求,讓所有醫療處置的背後,都有實證。
然而,這幾乎不可能。因為一項處置若要實證,背後需有相關研究,而研究需耗費大量成本,除了金錢,甚至涉及倫理道德。
舉例而言,皮膚表淺撕裂傷,應該要「泡符水」、「擦優碘」還是「塗抗生素」?傷口碰水會延長癒合所需時間嗎?要不要收案 5,000 位民眾,隨機分派,再去除年齡、性別等變因,詳加分析研究呢?大概沒有藥廠、政府單位會補助這樣的研究,畢竟成本高昂,臨床價值卻相當有限。
依照「原理」出發,優碘和抗生素皆可殺菌,而水中易有細菌孳生。依照過去「經驗」,讓病患擦優碘或塗抗生素,避免碰水染汙,過一兩個星期,絕大部份傷口也都復原了,那就繼續這麼做吧!不用再實證研究、發論文了。
也就是說,雖然「追求實證」來驗證一道命題是否正確,是人類通往真理路上,重要也值得追求的步驟,但它其實只能反應「正確性」這單一維度的價值。
正確非常重要,然而正確卻非一切,世界上許多事情(甚至包含部份醫學處置),人們未追求實證,並非是由於他們缺少實證概念、貶低實證的科學價值,而是冥冥中感知到現實中還有其它價值,與「驗證為真」相互競爭。
有時候,即使確認正確也不能帶來足夠利益;有時候,追求真理的研究代價,將違反倫理(科學史上極端案例,可參考塔斯基吉梅毒試驗、米爾格倫電擊實驗、明尼蘇達飢餓實驗)。這樣的情況下,人們就不會不惜成本,追求真理及正確。
那麼,兩者究竟該如何拿捏?該如何判斷:
一項主題或一項未驗證之命題,在現實中是否「適合」進行實證研究呢?
或換個角度 ── 生活中欠缺實證論文資料,僅僅由「原理」及「經驗」出發的結論俯拾皆是,我們究竟該相信多少?又有什麼準則能協助我們判斷,哪些時候可以多信任一些,哪些時候又該採取多一點保留態度呢?
當衛教與醫學教育遇見實證
試著回答前,我想先分享為何自己對這問題深刻感知、殷切叩問。這其實出自長期以來對醫院裡教育氛圍的不服氣。
醫院除治病外,同時也需「傳遞知識」。傳遞知識給病人,稱作「衛教」。傳遞知識、授予技能給學生(包含醫學、護理、物治…等各職類),統稱狹義的「醫學教育」。
醫界人士都知道,台灣醫院向病人與學生「傳遞知識」的表現相當不理想。而當前醫院對醫學教育最常見、最主流的改善策略,就是希望進行「醫學教育研究」。
這聽上去似乎有理,畢竟教學與學習效果不理想,當然該用嚴謹方法尋找、檢討原因,「正確」定位問題,尋求改善之道才是。於是,許多醫院鼓勵臨床人員投入「醫學教育研究」,甚至有的醫院還成立研究中心,聘請國外學者進駐。
按理說,這對民眾與醫事人員學生而言都是好事,畢竟挹注資源愈多,愈有機會改善體制中醫與病、師與生知識傳遞不佳的現況。
然而其中卻有種不易明確感覺、清楚說明的怪異感。
要追求更好的「醫療品質」,我們確實需要「實證醫學研究」。有了「實證教育研究」後,我們理應也能落實更好的「教育品質」。不過現階段,為追求醫病與師生間更好的溝通、學習成果,我們該做的第一件事,真的是發起「實證教育研究」嗎?
實證誠然可貴,若研究設計嚴謹、樣本大、干擾因子少,它將能帶來「正確等級高」的資訊,指引改進方向。但是,耗費巨量成本進行研究前,我們是否已憑藉原理和經驗,借鑑學習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既有成果,來改善教學方法呢?
當鐘聲響起,教授走進教室,插上隨身碟,打開每頁都塞滿小小文字的投影片,預計 1 小時內「教」完……查房時,未向學員說明概念,直接聚焦於次專科罕病主題,講到一半,又津津樂道轉而介紹自己的研究在做什麼……期末考後,嫌下學期重新出題麻煩,不提供試題與解答,讓學生連檢討的機會都沒有……
在現狀如此的前提下,提倡要進行「實證教育研究」,實在令人費解,甚至有些荒唐。
影響病人理解醫生說明,影響學生學習教材內容的主要因素,對局內人而言是多麼顯而易見 ──
最最最主要的原因,不就是時間不足、手法陳舊效率不高、大多醫生與老師不在意,同時制度也不鼓勵做好衛教與教學嗎?
這時候,解決策略不是讓知識傳遞者重新揀選教學內容、改善投影片、優化簡報,而是期待大家額外投注時間到「實證教育研究」上,不就更壓縮資深醫護的有限時間,間接降低了教學品質嗎?
透過「實證」解決問題的心智模式,可說是醫界特有的奇妙現象,畢竟很少領域像醫學專業一樣,那麼在乎與講求實證。正因如此,環境裡有些有志之士改善知識傳遞的策略,恐怕也為研究與實證思維所限。甚至,或許可以說,當今衛教與醫學教育發展受限,解決問題的思維本身,恐怕也需承擔起部份責任。
補習班如果也先做教學研究,看小考考卷到底要出 5 題還 10 題較好?看一節課是 40 分鐘還 50 分鐘好?然後再依照研究結果開設課程,宣稱自己是「Evidence-Based 的補習教育」,那早就被淘汰了!
當代「醫學教育」之所以跟「醫療」不同,尚沒那麼適合以實證研究,來解鎖更理想的知識傳遞模式,是因為它遠不及醫療先進。醫療處置的品質,社會上所有人以生命為代價承受,產、官、學以高標準投入,資源充沛,受嚴格監督。然而醫學教育品質再糟,也不過由醫院裡少數不起眼的醫學生路障承受,教學活動一向以慈善模式進行,水平還停留在寒武紀。
雖然「實證」在人類追求真理路上的重要性無法替代,但現階段醫院衛教和教育環境,根本還沒準備好,也缺少資源,承擔不起醫學教育實證研究高成本、高水平的檢驗。
如同村裡的人們都還把傷口泡入符水,卻有人提倡要實證研究,分析哪種成份的消毒液,比較能殺死細菌。
當我們說「實證」或「經驗」,在說的到底是什麼?
回到一開始的問題──什麼時候,一項未驗證之命題,僅憑「原理」及「經驗」判斷即可,不需要/不適合進行實證呢?
瘋狂科學家說,不行,經驗不足以採信,全部都需要實證!
我不同意。
我說,有些東西,明明累積大量經驗就足夠,根本不需額外做研究,不然就是浪費資源。
科學家不同意。
「如果沒有實證,你怎麼確定你主張的教學方法,就是有效的?」科學家問。
「是不是有效,很大一部份可以憑學理,直接憑現場學生的反應,以及課後的一些線索得知啊!論文等級的研究在學理上確實是比較好,但它還會製造出額外的干擾因素欸!」
我接著問:
「教簡報的老師,會說投影片每頁的文字不要多、要大,標題甚至要加粗。這種根據聽眾『認知負荷』的學理就能解釋,聽眾也明顯有感的內容,難道也還需要實證嗎? ── 又該如何實證?難道要限定投影片,< 30 字一組,30~80 字一組,> 80 字另一組,然後看聽眾反應,或看與學員成績有沒有顯著相關嗎?」
我們討論許久,爭執得面紅耳赤,之後詳加釐清,發現彼此認知實際上是接近的。然而由於對使用詞彙認知不同,造成後續理解錯位。
我們都有共識:
要確定一件事、一項命題為真,必須經過實際「驗證」。
實際「驗證」的意思是,要獲得命題是否為真的「反饋」,這也是實證精神的科學本質。
實證的核心在於獲得大量經「正確驗證」的「反饋」,而非論文型式的記載呈現。
「沒有任何事物能獨立於實證規則之外,自行成立。老師在教學後,若能從學生身上確實獲得教學效果的驗證反饋,來準確評判教學方法是否有效,縱使沒有文字記錄、繪製成圖表,那也是實證。實證並沒有限定必須以論文型式,發表到 SCI 期刊才算。」科學家答。
我恍然大悟。原來造成爭執的誤區,在於「實證」和「經驗」所指的到底是什麼。
科學家之所以堅持「實證」,乃由於任何命題皆須「經科學方法實際驗證」,才能確認為真。科學家否定「經驗」,否定的是基於「單次結果發現 (Case report)、數次結果發現 (Case Series)」就做出的推論。
而我堅持的不需「實證」,表達的是真理也可以在民間流動,未必需要「以論文型式發表驗證研究」,配戴學術標章、躋身學界殿堂。我肯定的「經驗」,肯定的是基於「由大量經驗累積得出,但沒有『以論文型式發表』的判斷。」
科學家與我的認知,表達雖異,本實卻同。簡報大師對於做出好簡報所掌握的方法學,也是經過千錘百鍊,一次次修正,最終才修成正果,雖然沒有寫成論文,但實際上也蘊含隊列研究 (Cohort)、隨機對照研究 (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),甚至統合分析 (Meta-analysis) 的科學精神在其中。
每一次改動,只要有獲得能驗證成效的「反饋」,那就是進行了一次對照研究!
在這個意義下,某些時候,專家累積大量經驗,所做出的判斷與行動本身,也可能已達到了實證的效力。
論文的本質,不過是學界交換訊息的一種媒介。把自己的發現寫成英文論文,但這過程本身不會增加一丁點正確性。沒有寫成英文論文,亦不會減損正確度。
現代醫學確實是透過「論文」,為實證醫學打下地基,且論文刊登的審核機制「理論上」也最嚴謹。然而,考量論文的成本與限制,我們應當懷有更寬廣的胸襟,以是否獲得「驗證性反饋」作為是否「實證」的判準,看待世間萬物,才不至於錯過真理,做出受限的決斷。
結語──科學「實證」的態度
由「經驗」或「原理」推論而得的結論,不一定正確。要驗證命題真偽,必須透過研究,拿出證據。
這就是講求科學「實證」的態度。
在科學界,論文是主流的實證依據,因為研究多以論文型式記載。
論文型式的實證固然正確性高,然若邊際利益不足,或研究成本過高,人們將不再依循正統學術管道,追求真理及正確。
不過無妨,因為實證的本質不在型式,而在於獲得大量、重覆且正確的「驗證性反饋」。
以醫學教育為例,改善醫療衛教與學習環境的重點,不是論文,而是必須在傳遞知識後,獲得驗證性反饋以評估成效。
只要掌握方法,即便離開由論文資料庫搭建起的學術殿堂,我們依舊有能力在平凡生活裡,透過無數微小的實證研究追求真理,尋獲讓世界朝理想前進的鑰匙。
加入醫師職涯學院社群
-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PGY職前加油站 – 醫學生學習園地
- 年度會員專屬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會員專屬社團
- 官方 IG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| 黃品叡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