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品叡
[改變頑固習慣的七個步驟]#4R3D七步策略
#從馬斯洛金字塔鏈結改變動力
#改變習慣可以不用從習慣本身開始
#文長慎入可懶人包可參考簡報
今天想和大家分享,在改變固有習慣上的一些實用小技巧:
分成兩個部分:
#主攻策略(The 4R strategy):四個步驟改變自己的習慣
即便現階段沒有足夠的動力,也要準備充足後才開始等待
#輔助策略(The 3D strategy):三個步驟輔助改變習慣
透過1D、2D、3D的策略操作,可以大幅提升改變習慣的動力
———–主攻策略(The 4R strategy)————-
第一步:處理根源問題 (Resolve)
習慣必定有根源,而不好的習慣必定有其根源問題。能處理掉根源問題是最好的。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,她國中時念女校,因為長得漂亮常常被欺負,甚至有天去班上的時候,連桌子都被丟到教室後面的回收區。後來她轉校,轉進我們班,因為活潑開朗好相處的個性,最後變成了我們班上的風雲人物。而後來與她相見時,她也分享道,如果當初沒有離開,現在的她可能還是一個沒有自信的小女孩。
第二步:賦予第二意義 (Revest)
「事件本身為中性,而意義由人賦予」,事情的困難簡單,或是開心憤怒,是由人決定要用怎麼樣的情緒和心態去面對,而面對的過程中會產生所謂的生活慣性(Inertia of life),繼而衍發成許多既定的習慣,去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時間耗能。而這些習慣一但形成,視狀況有些會很難更動,這也是為甚麼會有那麼多人再討論改變習慣這件事,因為習慣本身就是對應著慣性而生,慣性越強,習慣越根深柢固。
講到這邊,我想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個很經典的問題類型:「你是一個很怕蟑螂的人,但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出一百萬請你去打蟑螂,你願意嗎?」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再於打蟑螂,而是在於它把打蟑螂這件事情賦予了第二意義,且這個第二意義「錢」,對大多數人而言,是扣在馬斯洛金字塔的最底層「安全」,我記得當時老師是依序詢問的,如果我給你一百塊,一千塊,一萬塊,你願意打蟑螂嗎?舉手的人越來越多,到一百萬的時候,全班都舉手了。
所以這樣的結果是再告訴大家,賦予第二意義,是可以讓你當前的習慣,增加推動力,而且兩者可以沒有關聯。你能夠提供的第二意義越能緊扣馬洛斯金字塔的底層,越能夠增強改變的動力。而線下有很多成長課程,也是透過賦予第二意義的操作,用一個凌駕於原本意義的價值,去讓人產生動力,願意去改變。
第三步:尋找替代方案 (Replacement)
當前面兩個步驟都行不通時,可以進入第三步驟,「尋找替代方案」。這麼做不是在逃避問題,而是在「增加可能性」。從A點到B點可以有無限種方法,改變不一定要從一而終,是可以透過拆解和變通,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,進行適應和改變。
以自己為例,有時候上完班真的很累,連睡前刷牙都會省略,但因為連續幾次蛀牙讓自己開始思考怎麼調整。牙痛完的那幾周特別努力,但大概一個月後就回歸正常。後來又陸續牙痛了幾次,但睡前刷牙的習慣怎麼樣都養不起來。後來是改成那我就不刷牙,就直接用漱口水漱口,吐掉,接著就去睡覺了。雖然後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,還是有牙痛的經驗,但頻率沒有那麼高,後來也因為調整了自己的作息和工作分配,自己也不會那麼累,最終終於可以刷完牙再去睡覺。
第四步:做好準備然後等待 (Reserve)
醫學對於某些癌前病變或比較早期的癌症,可以採取觀望等待(Watch and Wait,WW)和積極主動監測(Active Surveillance,簡稱AS)。如果上述三個步驟都嘗試過,且都失敗,則進入第四步驟:準備好,並等待。
這邊不是只消極地等待,而是積極尋求改善動機/契機。如何積極尋求,主要圍繞在嘗試並理解自己舒適圈外的東西。這邊不是談論跨出舒適圈,而是去理解舒適圈外的世界。換句話說,就像理解去試著了解股票市場的運作,但目的不是為了要投資股票,而是增加自己生活的刺激。
以自身為例,出社會的前幾年因為月光族的問題所苦,後來去聽了美股的講座,在過程中最有印象的一句話是:「當你的投資報酬率來到25%,你的總資產大約四年就會Double。」雖然後來才理解到投報率25%是如何誇張的一個數字,但也因為這樣迎來了「原來存錢投資,可以帶來甚至比工作收入的還要可觀的收入。」雖然到現在一張股票都沒有買過,但是對於存錢跟財產分配的概念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想法,後來的時間也因為對金錢的概念改變,從而有了儲蓄跟理財的執行,是很大的突破。
所以等待不是純粹等待,而是「準備好並等待」。比方說我想減肥,但我現在沒有動機和動力。我會先把我接下來要瘦身菜單,運動菜單,健身房資料和入會方式,以及具體執行計畫等等,先準備好,然後開始等待,並在等待的過程,去參加一些減重成功的分享會,或是談論健康議題的討論會,藉此尋找動機,並等待適合的動機,開始進行改變。我記得其中一次的減肥動機,是因為醫院辦了減重比賽,冠軍有獎金8000元,然後三個月的時間就成功減重10公斤(到底是有多缺錢XD),然後我再也沒有因為減重比賽減肥過。
———–輔助策略(The 3D strategy) ———–
—————–關於輔助策略取捨 —————–
可以自己選擇做1D,2D,還是3D策略
如何看待D策略的重要度,會決定其效度(Effectiveness)以及壓迫感(Oppression)。對我而言,每多1D就是多一把刀抵在背後。所以要做就做,不要做就不要做,沒有做半套的。做半套只會讓自己陷在無法進退的泥淖。
這樣講好像在打高空,舉個例子:在做PGY職前加油站的10個月中,是一直維持著週更的狀態(過年有休息一次)。透過的方式便是3D,其中宣告的對象包含好朋友以及發表平台的負責人。雖然在平台上僅刊載5個月共20篇文章,但從中也逐漸養成一個禮拜準備一篇文章的習慣,獲益良多。
—————–寫於文末 —————–
覺得很可惜,自己並不是「堅持90天就可以養成好習慣」的候選人。在很多次超過180天的練習過程中(盆栽君、減肥、戒電動等等),最終均以失敗收場。後來明白的是,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把「改變」變成一種「短時間的高壓強迫」,所以練習結束後,又回到正常的生活,去除掉原本的高壓,不是習慣沒有養成,而是從頭到尾都沒有改變過。
所以我覺得最好的,還是踏實的從心開始,去檢視自己想要改變的習慣的根源,並用自己的方法去調整,也不一定要用上面講的方法,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即可。習慣,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更動的,但有時候契機來了,說改就改,其實也不難(燦笑)。
最後是和大家推薦三本對我影響深遠的書籍:
設計你的小習慣: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精研,全球瘋IG背後的行為設計學家教你慣性動作養成的技術
Sean Young在《恆毅力的七堂課》,可以參考劉奕酉教練寫的書評
臉書好讀版:改變習慣的七個步驟
回地圖首頁:PGY職前必修21堂課
您可能有興趣:敏捷學習法
回地圖首頁:PGY職前必修21堂課
您可能有興趣:敏捷學習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