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對於許多 PGY 醫師來說,直升 R2 的政策雖然能縮短訓練時間,但也帶來不少挑戰和潛在問題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直升 R2 制度的缺點,如專業度不足、人力配置影響醫療品質,以及面對這些困境的應對策略。從快速建立科內 Routine 和 SOP,到利用 ICU 培訓加強臨床經驗,這些建議旨在幫助新手住院醫師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,確保專業技能的提升。同時,本文也會分析制度上可能對醫療體系帶來的長期影響,幫助醫師們更有策略性地規劃職涯。
#個人主觀意見,僅供參考
#內容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
日前收到學妹來信,詢問 PGY 2 直升 R2 過了半年,許多技術諸如 On endo,CVC 都只做過不到三次。對於病人下 ICU 的 criteria 也沒有很熟悉,眼看接下來要升 R3 了,該怎麼辦?
PGY 2 直升 R2 的問題和挑戰
直升 R2 的政策,是建立在犧牲醫療品質和 R 學習時數上
先旨聲明,對於直升 R2 制度,我是持反對意見的。所以你如果很滿意直升 R2 可以少訓練一年的,這篇可以直接跳過。
因為坦白說,直升 R2 是建立在「犧牲醫療品質和犧牲住院醫師學習時數」上,去換取大科人數回流的政策。效果很顯著,衛福部去年大科申請 R2 的數字很漂亮,但然後呢?死了更多的病人,值班出現更多 Critical,學生有問題不敢問,這樣叫做卓越政策?KPI 確實達標了,但隱藏在 KPI 底下的,有人敢跟你說嗎?
PGY 1 與 PGY 2 在多數醫院已被定調為人力而非學生,很多學習是片段的,沒有系統性的。而如果連住院醫師訓練都要縮短時數,變得不紮實,只問一句:你敢升 V 嗎?
直升 R2 制度的弊端與影響
話說得有點重,我們來看看實際的狀況。
為甚麼說是犧牲醫療品質,因為醫學本身除了知識學習,很大一部分來自經驗累積。就像外科 R 遇到 PM off 的問題,很多時候只能無視 PM,或留下來自主學習。學生時期多開一台刀,除了增加老師信任值,獲得被放刀的機會,更多的是去學習怎麼樣處理 Complication 和避免 Complication。
醫學學的是「風險管控」,在現行的制度下,用 Routine 就可以處理掉 95%~99% 的病人問題,但剩下的那1%才是關鍵。會不會處理,往往決定病人的死活,以及會不會出Complication。說真的,如果你是VS,病人出Copmlication,真的會很難入眠。
簡述幾個制度面的缺點
當人力不會學到知識,只會學到一堆 Routine
當人忙到某個極致,只會尋求能過關的 SOP 和 Routine,病人是否有弄清楚主診斷和正確治療不重要,因為你很清楚手腳不快就下不了班。過程中也沒有時間去多想,PGY 過了就變 R2 了。然後 R2 沒有銜接,還有一堆新的科 Routine 要學,差不多半年一年上手了,然後就要變 Senior R 當後線值班,甚至還要指導新進 R 和 PGY,不可怕嗎?
病人有狀況你不會知道,因為你不知道那叫有狀況
經驗不足,很多 Early Sign 有聽過沒看過,臨場很難區分出來。如果 Downhill,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 Call help,責任就自動落在你身上。相信我,背責任的心理很難受,而且可能過了好幾年,那些沒有處理好的 Case 還是會忘不掉。
開不了口問問題的心理障礙,只會讓問題滾雪球
「不是已經 R2 了,怎麼連這點小事都不會?」
這也是現在諸多直升 R2 面對的困境。之前就有聽外科直升的 R2 學弟分享過:學弟 PGY 2 的時候,刀房不給上刀,只准在旁邊看。一升 R2,就要求學弟獨立縫合傷口和當一助,那時候學弟連認器械都不會,更不用提完整的縫完傷口和不被罵跟完整台刀。被數落半年之後,學弟後來也離職去 Gap 了。
面對直升 R2 的挑戰:三大實用應對方法
上述問題必無可避,頂頭也沒有要解決,也沒有要做銜接。就像士兵上前線,頭盔武器要自己準備一樣。(跟疫情時間蠻像,既視感滿滿)
就不說努力爭取機會這種爛方法了,機會不是靠爭取就能找到的,很多時候都取決於命夠不夠爛,能不能值班的時候就多遇到幾個。以下提供幾個思路給大家:
1. 迅速建立 Routine 和 SOP
如果有能力,盡量快速建立科 Routine 和處理方式的 SOP 模板。然後把省下來的時間和記憶體,拿去問 Routine 背後的意義。科別要的是能快速上手的 R,你的手腳比別人慢,機會自然比別人少,弄不好還會在背後被說閒話。所以強烈建議大家「先力求把事情做好」,事情做順了,再去想想為甚麼。
可以用 1W1H 思考模式:甚麼時候要做 (When) + 要怎麼做 (How)
不要問為甚麼 (Why),因為弄懂 Why 要花的時間,往往是知道如何操作的數倍。
2. 第一個月不 PM off
PGY 2 直升的 R2 給人的印象目前都不大好,不是因為不會做人,而是制度導致的專業度不足,間接造成的不信任感。所以會建議第一個月先不要 PM off,除了先把科裡的制度 Routine 先熟悉,再來就是刷存在感和積極度。「首因效應」告訴我們的是,「他人對你的第一印象,對未來他對你的看法和相處,影響非常大。」
刷好第一印象,讓大家知道「你很積極」,未來請教請幫忙都比較方便。
3. 爭取 ICU course
與其等待值班出 Critical,不如趕快去 ICU 練手。ICU 很操是真的,但學很快也是真的。進去臉皮厚一點,直接跟老師學長說:我是 PGY 2 直升 R2,甚麼都不懂,希望學長姊多幫忙。」很難啟齒,但說了至少別人不會看到你要 On Endo 結果步驟還不熟,那種失落感是很可怕的,倒不如剛開始就說自己很差。
而為甚麼不推急診 course,主要是看醫院風氣。如果醫院風氣肯放外訓 R 獨立做 Procedure,那就推。但如果 Procedure 都被年輕 VS 或資深住院醫師做掉,就不推。去了也只是浪費時間。(但如果你是想看病人多樣性,或訓練自己如何快速接新病人,就推薦。)
寫於文末
直升 R2 的制度,表面上是提前結束訓練,但有很多事情是未知未定的。有些醫院也在研擬制定額外的 Fellow 見習,來擋掉直升 R2 的學習時數不足,最後也是沒有提前結束訓練。
而其中影響最大的,還是內外科。PGY 2 對 Endo、CVC 尚不熟悉,直升內科 R2 保證瞬間被電爆。不會縫皮關傷口,Tie 線不熟悉,直升外科 R2 也是直接被電爆。而且除了外來的壓力,自己心理壓力也會很大。
但制度沒有銜接和配套,只能靠大家自求多福。希望以上提供的視角和解方能夠起到一些幫助,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順利完成住院醫師訓練,加油!
加入醫師職涯學院社群
-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PGY職前加油站 – 醫學生學習園地
- 年度會員專屬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會員專屬社團
- 官方 IG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| 黃品叡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