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對於許多醫學生來說,決定 PGY 志願是一項艱難的選擇。是該選擇大廟還是小廟?要走一線科還是二線科?還是根本還沒決定未來的專科方向?在這個內招盛行的時代,如何最大化 PGY 的價值,成為醫學生在選填志願時最需要思考的問題。本篇文章將針對四種常見的 PGY 選填情境進行分析,無論你已確定專科方向,還是仍在猶豫不決,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志願填寫策略。掌握 PGY 選配的關鍵,才能為未來的醫師職涯奠定穩固的基礎。
學長安安,最近 PGY 選配系統要關門了,可是自己連要走哪一科都還不曉得,想請教學長這樣 PGY 志願該麼填呢 QQ?
Amy
在內招橫行的現代,如何最大化 PGY 價值,是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如果你目前是在糾結要選大廟還是小廟,可以參考之前寫的文章《決戰大小廟》
而如果你還沒決定要走哪一科,以及特定醫院,可以繼續往下看我的 PGY 選科思路。
一、認識醫學專科:一線科與二線科是什麼?
住院醫師訓練一共 22 個專科(可參考圖片),初步可區分為一線科和二線科
- 二線科:共 5 個,病理、影像、核醫、放腫、麻醉
- 一線科:其他 17 專科
而一線科可再區分為天選之人科(皮眼復整骨)、內科系(含小兒科,急診)和外科系)含婦產科)
- 天人科:共 5 個,四外(皮眼整骨)一內(復)
- 內科系:共 7 個,內兒急精家神職
- 外科系:共 5 個,婦外泌神耳
另外科普一下大小廟的定義(僅供參考):
- 大廟:台大、榮總、長庚、成大、高醫、中國、馬偕、三軍總
- 小廟:國泰、亞東、北市聯、北醫、萬芳、新光、耕莘、部桃、和信、彰基、中山、秀傳、嘉基、奇美、義大、花慈
情況一:天選之人,條件優秀怎麼選?
成績到位,Paper 在手,又有 BG,請瞄準皮眼復整骨,選下去就對了!
備註:如果成績、Paper、BG 強度相對不高,請果斷去蹲小廟,倚靠內招提高勝率。
情況二:能限縮科別但未決定醫院怎麼辦?
如果你已經把未來想走的專科能夠限縮到 5 個以下,可以參考專科的訓練容額,找出這幾個專科都有訓練,且也有收 PGY 的醫院,作為投遞履歷的參考醫院。
假如你想選家醫、神外、影像、麻醉、職醫,依照容額表可查出有訓練此三者醫院有 13 家:台大,北榮,三軍總,林長,中榮,中山,彰基,成大,奇美,高醫,高榮,高長,義大。(中國和花慈沒辦法訓練職醫)
然後依照你想要去的縣市挑選,以及成績/Paper/BG優勢與否(選擇大小廟),大概就能決定你要去哪一家醫院。
情況三:僅能分辨大方向
建議先確定自己想不想走二線科,再來就是區分自己想走內科還是外科。
- 天人科:共 5 個,四外(皮眼整骨)一內(復)
- 內科系:共 7 個,內兒急精家神職
- 外科系:共 5 個,婦外泌神耳
內外科系感覺都可以走,是很常見的事情。而如果是這樣的狀況,可能只能等 Run 過 PGY 之後,才會比較清楚自己適合內科還是外科。
所以在選擇上,會建議大家衡量自己對於 Loading 的抗壓性。如果抗得住,建議選大廟,訓練比較健全。如果本身抗壓性較低,或者有考慮走小科,一樣建議先找出自己想要走哪個小科,去找出有該小科容額的小廟去做選填,會比較適當。
情況四:完全不知道要走什麼科?
如果還不清楚自己的方向,我會建議找專科訓練比較健全的醫院(大廟,或是考慮留在自家醫院)當 PGY。畢竟訓練健全的醫院,可見性還是比較高,比較不會有小廟病人有嚴重 Selection bias 的問題。當然大廟 Loading 會重許多,但拚一個未來,我覺得還是值得的。
而如果你不想要 PGY 過得太累,強烈建議在選科上用點心,至少限縮科別到 10 個專科以內。因為方向明確,才會知道要去哪個小廟蹲 PGY。
寫於文末
其實就一句話:「如果知道自己想走哪一科,就選小廟卡內招;如果不知道要走哪一科,可以先選大廟增廣見聞。」
另外,如果你的成績夠好/Paper夠多/背景夠硬,也可以選大廟卡位。
而論壇上點名過的那幾家很操的大廟,以及今年Reputation急速下滑的三家醫學中心,就看施主們自行衡量決斷。
預祝各位選填順利,都能順利選上自己想申請的醫院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