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品叡醫師
疫情的衝擊,翻轉了台灣的學習型態,除了實體課程紛紛轉型線上,被閒置已久的線上學習(E-learning)以及多元學習(Multi-learning),包含翻轉學習(Flipped Learning)、複合教學(Hybrid-tech)、微學習/微課(Micro-learning),以及本次課程的重點「混合式學習(Blended-learning)」,亦再次站上火線。實體教室的限制被打破,在後疫情時代的我們該如何自處,該如何利用現有資源,設計並評估課程收效,是這個時代設計課程需要學習的事情。
Ps.這是一堂超級無敵紮實的課,如果你能100%會應用,真的會變超級強
▌寫於課後的三個收穫:
|12種交付(教學)方式一次性介紹
利用「同地 v.s 不同地」和「同時 v.s 不同時」的概念,區分出共12項工具的使用分野。再透過五個Parameter:學員收效、便利性、操作難易度、時間成本、器材需求,加上單向/雙向,線上/線下的區分。列出需求便可以找到對應的授課方式(賦能方式),簡單粗暴,超級好用。
|BIDP混合式學習設計流程
0.第零步-找出培訓目的
「無的不放矢」,在開始動作前,務必確認本次目的為何
1.第一步-確立賦能目標
「見招拆分」,將大目的拆解成小目標,比較好定位操作
2.第二步-確認評估方式
「以終為始」,先確認評估方式,再確立教學方式
3.第三步-選擇教學方法
「恰如其分」,選擇適合的,符合需求的教學方式
4.第四步-考量實際限制
「量力而為」,現實很骨感,衡量限制,量入為出
5.第五步-確保課程之間的關聯性
「由此及彼」,標記課程關聯性,調整順序,以期最大效益
|確立挑戰限制,確立課程關聯,確立角色定位
課程設計者都知道要注意這三件事情,但大多數時間,這三個詞彙是虛無飄渺至極,甚至很難被量化。Wally老師不囉嗦,8個潛在挑戰,10種腳色定位,以及如何系統化確立課程關聯性,一次性全部交給你,照著Checklist做下來,完全不擔心有疏漏。連最困難的挑戰限制如何轉換,在課程中都會告訴你該如何調整,甚至遇到組織硬架構的問題,該如何避開,甚至繞道而行,這部分是過去苦思不得其解,聽完之後直接任督二脈全通的環節,非常實用。
—-
▌寫於文末
「如何評估,才知道如何設定教學目標。」
這是兩天課程中,讓我收穫最多的一句話。對於醫療體系的課程設計,無異於倒果為因,乍聽之下非常難以接受。第一次聽的感覺很像是「你要先設計課後問卷,才能夠設定你教學的目標。」真的是滿頭的黑人問號。
|課後問卷不是唯一一項評核工具
參加完第一天的課程才明白,原來課後問卷,只是多項課後評核標準的其中一項;原來除了課後問卷,還有更多品叡覺得,更能夠驗收成果,甚至直接評估是否能運用上場的評核方式,再企業可能很常用,但對於醫療體系的課程,我們幾乎都是用問卷作為評核工具,甚至走到翻轉教學,很多時候評核方式也僅是透過問卷。(無批評之意,翻轉教學/翻轉教室確實提高了學員自主參與率和吸收轉換率,但評核方式多數還是承襲課後問卷)
|對於醫學教育,如何給出適當評估?
令人反思的一點是,「我們應該如何給出適當的評估方式」?在微學習的心得中有提到,臨床上醫學教育的流動性很高,很多時候彼此見面都屬一面之緣,下一個月大家都換到不同的Station工作,甚至那一個月,可能就是人生中見面的唯一一個月份。也因著這樣的迅速輪替,造成追蹤上的不便,很多時候自己其實看不到自己的課程對於學員的影響,而忽略了這個問題:「課後的追蹤以及成效評估」。
Wally老師在微學習課程的開頭便提到「不帶入績效評核很難適當評估課程成效」,但也正因為環境的關聯,導致固有的績效評核機制難以運行,所以如何找到有效的方法去確實評估大家學習的狀況,以及是否真的有改善學員臨床作業和知識學習,乃當務之急。
▌微感想
這可能是品叡上過最刺激的課程之一,沒有之二。沒待過企業,沒當過主管的我,對於業界的課程設計,人資用語,企業培訓,甚至評核標準,除了完全沒有經驗外,更多的是很多專有名詞都沒有聽過,甚至連課程最基礎的評核方式都沒有聽過。(布魯姆的五級評估是啥,能吃嗎XD)
如果你和品叡一樣,本身沒有待過企業體系或是人資部門,會很推薦先參加Wally老師開的「學習成效評估」,補足基本知識差距後,再參加混合式學習,可以縮減痛苦曲線(直接上也不是不行,但過程中會很想起飛)
▌寫於最後
最後謝謝Wally老師花了兩天的時間,仔細解釋了混合式學習的12項交付工具,BIDP設計流程,評核方式,實際限制,以及各個與課人員需要面臨的轉型及挑戰,對於品叡在設計的「醫學生職前必修21堂課」有莫大的幫助。以前僅覺得設計課程只要架構夠清晰,內容夠精簡,學生就學的會。但現在多了一整套可以用於課前/中/後的整套工具後,更有把握設計出一套便於大家學習吸收,並評估自己學習狀態的課程,真的非常感謝老師!
回地圖首頁:CE課程心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