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品叡醫師
#不用對醫師的身分太失望
#世界很大,不要把自己看小了
上週分享完《科別大評比》後,陸續接到許多人的回饋,其中一部分提到對於醫師這個身分感到失望,以及越來越迷惘。
文章內容反映現實,而現實多少會給人些無力感。且最近令人寒心的事情真心不少,不管是疫情當前,醫護要自己生出口罩,就像上前線打仗要自己戴頭盔,確診還比較輕鬆。或是前陣子減重圈吵得沸沸揚揚的6R事件;還是之前復健治療PT從蘇醫師臉書炎上事件,一路走到推動法案修整進入三讀。每個領域都有各自所屬的議題,但也讓我們確定一件事。有一就有二,未來這些事情只會不斷發生。
雖然醫師在現今社會看起來如此悲慘,甚至很多時候是政策下的犧牲品。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,醫師這個IP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,只是你不知道。
▌當一扇門關了,另外一扇窗會打開。
「台灣是洗腎王國,是東亞地區肥胖率第一的國家。」
針對這些慢性病,許多醫學Guideline上建議的第一步都是「Behavioral adjustment(行為調整),或Lifestyle modification(生活型態調整)。」就像泌尿科的女性尿失禁,如診斷是骨盆底肌群支撐不足(Pelvic floor muscle weakness),第一步建議也是凱格爾式運動,如果成效不彰,才進入給藥,電刺激,手術等治療環節。同樣的三高的第一線治療也都是改變生活型態和調整飲食。只是健保如此方便的狀態下,在這30年的時間中讓民眾養成「反正出事再去看醫生吃藥就好了。」不運動不忌口不養生,最終身體的天秤會傾斜。
「一個產業廉價化,伴隨的是不在意與不重視。」
當看醫生變成比打柏青哥便宜的時候,很難讓人去努力重視健康,但這也成為另外一種突破口。
也正因為這樣的政策,製造了很多Pre-disease的族群,而這類群不能稱為患者,因為他們在醫學上並沒有生病,所以是落在亞健康族群。
▌下一個世代客群,是預防醫學以及亞健康族群。
亞健康族群是甚麼?簡單解釋如下:
醫學上歸類生病的人,佔總人口10%
醫學上真正健康的人,佔總人口10%
不再上述分類的族群,佔總人口80%,亦稱為亞健康族群
先說這段話沒有EBM,請鞭小力一點。但確實描述了人們分布的組群分配。
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:「今天我們學的醫學是Focus在真正生病的10%人口,但是,這10%人口真的需要那麼多醫師服務嗎?」
看起來是不必的,所以醫師的平均薪水才會越來越低。現在Young V起薪12-15萬,未來看向均薪10萬,因為市場早就超過供需平衡了。醫院不放刀,許多年輕醫師做不到Procedure,人數太多,要蹲Fellow或是到分院才能升V。不只對醫師訓練大幅影響,也大幅度拖延升任主治醫師的年限,而且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嚴重。
反觀那群還沒踏入「符合疾病定義」的族群,像Pre-DM,Pre-HTN,Pre-Osteoporosis,甚至許多久坐辦公室Recurrent UTI的年輕女性,也屬於亞健康族群。而這群人中,也不乏許多想要健康生活的人。撇除醫美,時下最夯的保健食品,肌力燃脂課程,各式各樣的健康講座,乃至自費門診,自費健檢,自費聯合診所。
而這塊餅最大的優勢是,這個市場還在成長中,而且玩法很多樣,法規也很少。但因為平常身處在醫院,都是跟那10%的「真病人」相處,所以很難知曉世界有多大。
▌目光從「病人」的身上離開,你會發現世界很大
一句話:「我希望陪伴你活得更健康。」
除了上述的自費醫療、保健品行銷、預防醫學知識教育,還有重訓、有氧運動、營養衛教、環境職業醫學、預防醫學等等,族繁不及備載。每個領域都有它自己的行醫和行銷手法。以營養衛教為例,你可以告訴民眾要怎麼吃得健康,六大類食物怎麼分配,如何有效解決挑食和營養不均衡,作息不正常的職業怎麼吃也可以很健康。然後再配搭一些治療療程(像之前很夯的4+2R)或保健食品,就可以達到民眾-醫師-廠商三方互惠的營業模式。
你說醫生幹嘛懂行銷和營業模式?孩子,不懂行銷,你知道Young V半年內一診可能還不到15人,保障薪一過就得等著餓肚子嗎?甚至有些醫院Young V保障薪只有6-8萬,比PGY還要低,不懂得引流和導流要怎麼活?不懂營業模式,傻傻地領固定薪,不會做業績和開發新的賺錢模式,在醫院的保護下可能還能存活,但未來面臨越來越多體制內競爭者,難保不會被減薪或是工作上附加更多條件,才能領到一樣的薪水。
▌寫於文末
醫師供過於求的警訊早已響起,想在大型醫中工作,不是卡Fellow,就是先去分院升V,工作滿2-5年之後才能調回總院。沒有Paper不能升V的醫院政策,換個層面想,除了滿足評鑑需求,也是在屏蔽過多的醫師進入金字塔頂端。
但其實外面的世界很大,10%的病人是人,80%的亞健康人也是人,不要把自己眼光放窄了。醫院訓練告訴我們的是,如何把10%的病人顧好,但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和外面90%的健康+亞健康人相處。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,而這群亞健康人中,不乏想要生活健康的人,但他們的知識量能不夠,好好陪伴教育支持,可以避免他們變成10%生病的病人。
行醫,真的不用太狹隘。學了那麼多卻賺得少,生活比人家差,甚至沒辦法活到平均壽命,太辛苦了。台灣最聰明的人,未來不應該是這樣。
可以問問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「醫師夢」的堅持,如果有,鼓勵你繼續堅持理想。如果沒有,生命其實還有很多選擇,等待你去發掘。
回地圖首頁:PGY職前診療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