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品叡醫師
#線下線上大不同
#非語言溝通的被剝奪
#小虎老師的聲音超好聽❤️❤️
很欣賞小虎老師的真誠與勇敢:「既然來了,就面對吧。」面對實體課程全數取消,直接斷了工作和收入來源。大家都很痛苦,但面對逆境,唯有振作。就像 Wally Su老師說的,其實美國早在2015年就開始轉型線上,台灣因為交通距離短,加上投入人力少,所以「線上授課」一詞才在台灣顯得陌生,更是到了2021年的5月疫情爆發後,不管是學校老師或業界講師,才面臨轉型線上的問題。
▌線下線上課程最大差別在於非語言的被剝奪
非語言翻譯為Nonverbal/Extralinguistic,意為「超越語言的」,可分為標記語言,動作語言,物體語言。而我們比較常用的,是表情,手勢,和體態(姿勢)。在過去的研究中,語言表達佔30%,非語言表達佔70%,轉型線上後,在沒有特殊安排的狀況下,非語言表達被削弱到幾乎只剩下眼神接觸(Eye contact)和手勢(Hand gesture)。
對於學習三角(The triangle of learning):
學員專注度(Attention),老師投入度(Involvement),學習成效比(Effectiveness)無疑是一大傷害。缺乏非語言互動以及教室空間限制,學員專注力容易下降或分心,老師缺乏學員回饋,甚至有時上課只有老師對著一排黑幕上課,整堂課只有老師的聲音,一個學員的表情和聲音回饋都沒有,對空氣講了一整堂課,其實對於老師是很乏力的一件事。
▌第一個收穫:「聲音」是有方向性的
想像一下和小朋友玩丟球遊戲,當你把球丟出去的時候,小朋友接起來,照樣就完成一次傳遞。同樣的,如果今天我們丟球丟太用力,或是把球丟到其他方向,小朋友跑步來不及,便接不到。「聲音」也是一樣的。
對著聽眾說「你好」時,面對著他,眼睛看著他,同時把話語的傳遞方向對準他,聽眾會很容易收到你想對他說的話,以及傳遞的訊息。相反的,如果眼睛看旁邊,對著牆壁說,這樣的聲音,是會被聽眾「漏接」的。而這樣的漏接,會產生兩個問題:一是資訊傳遞的隔閡,你說的對方沒有聽進去;二是聽眾的感受,甚至他會覺得你沒有把他當回事,那他為甚麼要聽你說話呢?
▌第二個收穫:只要是「指令」就會造成消耗。
「減少不必要耗能」是線上課程非常重要的事。
傳遞資訊需要時間,很多時候需要搭配實作。被動式的聽課也是一種指令。一個互動也是一個指令。線上課程和實體課程一樣,需要考慮到學員能量配置的問題,互動固然可以提高專注度,但過多的互動會產須許多不必要的消耗,甚至在課程結束前,學員的電池提早耗盡,而影響學習成效。
很喜歡 張凱翔老師前陣子分享中提到的:「如果專注在學習體驗,那可能整個學習會歪掉。」思考課程講授和互動的配重比例,以及你最終希望做的是甚麼?講師不是藝人,不是為了取悅學員而生,最重要的是,我們希望學員出了教室後,可以帶走些甚麼。
▌第三個收穫:正確的「說話方式」能提高學員吸收效率
更精準一點描述,清楚的斷句,適宜的換氣,流暢的節奏,可以讓接受者的思緒不被中斷的狀態下,將切割過後的「最小學習單位」以高效率的方式吸收,同時降低大腦中儲存知識的負擔。
過長的字串在腦中需要再切割,重組,分類等步驟,才能吸收,如果每一句話都需要閱聽者重組後才能吸收,無疑會增加受眾端的負擔和消耗。這邊用正確二字或許有些武斷,但聽完老師的示範後,好的說話/講授方式,真的可以讓學員吸收事倍功半。
▌寫於文末:
很喜歡小虎老師在課後回饋特別講到的一段話:「『個人魅力』是真誠地想要去表達的時候,會出現的一種感覺,但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不熟悉感、未知的恐懼,失去這些東西,然後變得不像自己……」
線上課程對著鏡頭講話,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(不是連結),也是間接導致專注度降低的一環,透過適當的互動及眼神注視,建立關係及管理關係,因為我們面對的,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「人」。
練習說話,練習傾聽,練習真誠對待,以及期待明天。陰天終究會放晴,願疫情早日平息。
回地圖首頁:CE課程心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