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品叡
開頭先說,個人並不會推薦每個人都去發展個人品牌。
這段可能有點跳tone,但就2021年這一年的觀察下來,醫師KOL年輕化的狀況越趨明顯,甚至有很多醫學生網紅的網路聲量是遠超許多主治醫師。但雖然目前看起來醫學生/住院醫師時代開始發展個人品牌,對未來職涯規劃預後較佳,可個人品牌吃的還是自己肚子裡的墨水,以及你有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利基市場,如果沒有墨水和市場,就只能先好好累積。
對履歷有意義的加分項目
對於申請PGY申請,目前確定有幫助的就是
BG(背景) >>>>> SCI論文 > 科內刷臉* ≥ 院內PGY(內招) > 其他加分選項。
※備註:科內刷臉對80-90%左右的科別有效,但還是有些科不吃這一套。有些科刷的成本也很高,像在該科的那個月,每天都要在手術房站到凌晨12點才回家,或是要去每間診間敲門鞠躬地履歷的科別都有,這個就有賴大家自行評估。
※備註2:Non-SCI論文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,但幫助程度每個科別差異度過大,甚至有些會低於科內刷臉和內招。
※備註3:念研究所不一定有加分,甚至有些科主任會扣分。(這是寫給那些為了加分去念研究所的夥伴看的,如果你本身想念研究所,非常鼓勵去念,因為現在要拚教職,碩士身分幾乎成為人手必備的入門條件)
其他加分選項
1.目標科別年會/半年會摘要投稿(海報、口報)*
2.目標科季會報告*
3.實證醫學年會投稿**
4.特定證照:APLS、ETTC、NRP等
5.其他獎項:Best intern、IOH平台分享經驗等
*如果刷臉刷的好,不想寫論文,可以跟比較熟悉的老師要Case投稿年會/半年會的摘要,或是準備Topic到季會報,投資報酬率有時反而比寫論文高(當然過去科只錄取有跟科裡老師寫論文的學生就另當別論)
**實證醫學年會的投稿其實是大家忽略的項目,而且實證不需要跟當科要題目,甚至不需要當科老師掛名,相較入門門檻低很多,而且有投上實證醫學年會口報,對於履歷是有加分作用的
反正一個概念:申請的時候能吹的東西越多越好,最好是有證照或是訓練證明
其他你可以考慮做的事
1.寫Paper
2.刷臉:科內,學會,年會/半年會,季會
3.參加實證院內投稿/實證比賽
4.參加院內免費訓練(證照、訓練證明、參加證明)
5.學習需要肌肉記憶的技術:
學Echo怎麼掃 (可參加院內超音波課程,或急診醫學會的POCUS)
學侵入性管路怎麼On:Foley、A-line、IV cath、CVC、Pun A
6.當標準化病人
7.練習簡報、口報
8.考證照
醫用證照:ACLS、APLS、ANLS、ATLS、ETTC、NRP、DMAT、EMT等
其他證照:救生員、重訓、AOW潛水、TQUK心理諮詢師、外語導遊、自然療法、NLP等
9.練習履歷撰寫、參加模擬面試、參加IOH平台分享
10.準備研究所
基本上「寫論文和刷臉」這兩件事是絕對推薦的,但人生那麼廣,只Focus在這兩件事情感覺滿侷限的。「實證比賽/實證醫學會投稿」是一個新的出路,而且現在在做的人很少,卻可以當作履歷的優良事蹟,甚至有夥伴因為這樣而獲得住院醫師正取的資格。
「學習肌肉記憶」和「當標準化病人」是兩個滿推薦的方式,但我不曉得現在6+2制度下還能不能去申請擔任標準化病人。肌肉記憶的部分主要是要花時間練習的項目,像是Set line (IV cath、CVC)、Pun A、NG、Foley;以及Echo的操作和判讀。
如果時間許可,盡量去「考證照」,或是參加「醫院舉辦的免費訓練」,特別是有授證或提供參與證明的課程。這些都可能是你未來能夠說嘴的資歷。有些人可能會說,可是我怎麼知道這跟我未來有甚麼關係,但就目前的醫界生態而言,很多時候是以「資歷和證照」,以及「你參加過的課程」來衡量你的能力,而非你實際的能力。
最後是「履歷、面試、平台分享」以及「準備研究所」,對Clerk而言,未來至少還會經歷三次的面試場合(PGY、R、專科考試),參與平台分享不僅限於IOH,一方面可以鍛鍊自己的口條和整理過去資歷,另一方面這種公開的分享經歷也有可能成為你履歷的一部分。第二點準備研究所這個見仁見智,看你有沒有需要,但現在要往教職前進,基本上都需要具有碩士以上學歷。而且研究所年輕化這件事情也逐漸在發生,也開始有一些住院醫師時代就去唸研究所的。
總結
「工作是一時,人生是一輩子的。」進入PGY階段開始上班後,接續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,時間只會被壓縮得愈來愈少。很多人說Clerk好好玩,好好享受人生,但如果有機會回到過去,我大概會認真思考未來要發展的方向,以及當時可以刷的證照以及院內免費的課程和培訓。
希望以上十件事可以幫助大家抓到臨床上可以做的重點,也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同的刺激,一起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不可取代性,加油!
回地圖首頁:PGY職前診療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