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在近年來,愈來愈多醫學生及年輕醫師在職涯初期便選擇進入醫美產業。這一現象引發了對醫師職涯轉向的深入探討。傳統的醫師職涯儘管被視為社會地位崇高且財務經濟能力穩定,但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期望與生活方式。醫美領域提供了另一種選擇,具有靈活的工作環境和更高的經濟回報,吸引了不少醫學界的新生代。然而,這樣的轉變也帶來挑戰,包括專業發展、競爭壓力及未來的職涯定位。文章將剖析這些因素,幫助更好理解醫生選擇醫美醫師職涯的原因與實際影響。
醫美醫師職涯挑戰:醫美產業中醫師角色的重要性下降
醫美產業裡,醫美療程可以由「各種型式」完成。當然有些處置需由醫師操作,例如注射、抽脂,可有許多操作不一定需要醫師。站在醫美經營者的視角,讓醫師在醫美療程中變得不那麼重要,以便由儘量其他職類人員替代,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,能夠降低成本、減少對醫師的依賴。
越來越多醫生在早期選擇醫美醫師職涯
點開醫美集團的網站,查看「醫師陣容」介紹,可瞭解聘用醫師的資歷。資歷分為兩部分,一是醫美相關證照,例如「第三代海海芙⾳音波拉提原廠認證」,二是非醫美的傳統的醫師學經歷,例如「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」、「皮膚科專科醫師」。
通常來說,民眾期待看見醫師有許多醫美相關技術課程的證照或認證,所以醫美集團容易聘僱擁有更多證照的醫師,或反過來說,醫美集團聘用你後,會讓你長成民眾期待看見的模樣。這部分各種認證或許難易不一、水度不一,不過非醫美領域的醫療同行例如我,基本上看不懂。
不過,透過傳統的醫學訓練的資歷,行內人可以窺探這些醫師是在什麼階段離開傳統醫學路徑,而前往醫美。有的是在專科醫師在取得證書,成為主治醫師,從事短暫的臨床工作後決定轉往醫美;有的是住院醫師做了幾年,決定不再繼續,投入醫美領域而不是換科重來;又或者有人在醫學系畢業、兩年 PGY 完訓前後選擇轉向醫美。
這些東西不難看出來,我發現自己甚至只看照片就看得出來,主治醫師的臉和菜 PGY 的臉,即使我臉盲,也還是辨識得出歲月和成熟的痕跡。
這幾年,PGY 階段前後轉往醫美的人數明顯增加。意思是,6 年前高中升大學進到醫學系成為醫學生,經過醫學訓練後,有更高比例的人未經歷住院醫師或專科醫師訓練,就決定前往醫美領域。
根據行內文化,這群人通常很難再回到傳統醫學領域。經歷數年在醫美領域的工作後,要再回到大醫院,過辛苦(以及偏離人道)的值班生活,重拾住院醫師角色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傳統醫師職涯與醫美醫師職涯:哪個更符合個人期待?
最後,醫師是否決定進入醫美工作,除了考量醫美領域的薪資和行業的盈利能力外,還涉及他們在原有工作環境中的壓力及對長期職涯發展的看法。
雖然醫師經常被認為是令人羨慕的職業,但這份工作是否理想、局內人是否幸福,答案因人而異。行業是否穩定、業務風貌是否起伏多變,這些都可能影響一個人對工作的決定。並不是傳統大家說好就真的適合自己,實際到了那個階段和位置,品嚐到箇中滋味後,會重新思索自己對未來和人生的期待。
反之,如何在職涯路上找到合適環境,在較早的階段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的人生需求,永遠是個值得思考的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