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前言
和謙醫師分享從醫學生到 PGY 住院醫師的親身體驗,剖析台灣醫療環境的「細碎」與「封閉」特性,以及如何跳脫醫療內捲的低風險保守思維。透過拓展視野和自我探索,開創自由自在的人生道路。
最近,遇到幾位學弟妹向我表達迷茫,不知「未來」何去何從,該如何準備。
聽完訴說,內心十分有感,從他們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。同時,感嘆他們所迷茫的未來,一部份正是我的過去;另一部份,則是我們共同的以後。
雖然正處外派支援衛生所看診業務期間,不過最近幾個月交流對象多元,包括升大三和大六的學弟妹、各職級住院醫師、台大和奇美的總醫師、在羅東診所和林口長庚執業的主治學長。此外,還有醫院的物理治療師、藥局工作的藥師、北市高救隊的 EMTP,以及醫療領域外,補教業、資訊業與商界的業界人士。
與不同職級,甚至不同行業別的人交流,使我拓展視野、獲益良多。再加上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這條路走來,沉澱愈來愈多經歷。
下月即將接任總醫師工作。很慶幸自己此時此刻,前銜學弟妹、後接學長姐,有機會也有能力解答那些學弟妹經常出現的煩惱。是時候,該寫下系列文章,回答那些經常被問的問題,包括:
- 為何我們總是迷茫?該如何破解?
- 如何準備國考?
- 申請 PGY,該留在原本醫院,還是出去看看?
- 不同醫院環境,有什麼差別? ── 長庚 & 桃醫篇
- 不同醫院環境,有什麼差別? ── 台大篇
- 不知道要選什麼科,怎麼辦?
- 申請和面試住院醫師,該如何思考與準備?
以上都是複雜問題,沒有簡單答案。而且人人意見不同,問 50 個人,有 100 種答案。
我的回答不過是其中一種。
即使如此,還是希望自己分享的概念和心法,能幫助學弟妹在人云亦云、撲朔迷離的紛雜中,尋得心安及篤定。
此外,從見實習開始到成為獨當一面的醫療人員,我們也一直在向他人學習 ── 不論同學、同事、前輩老師,甚至是學弟妹。逐漸職業化、社會化的成長歷程中,我們同時面臨人生層次、更抽象的問題。
未來若有機會也將進一步分享,自己在臨床見實習及住院醫師工作期間,收穫了哪些伴我一生的態度、信念、價值觀,包括如何看待病人、師長、權力地位,以及人與人的相遇。
全部內容不少,畢竟累積了十年的經驗值。
這篇,先討論「醫療生涯大局觀」。我們開始吧!
臺灣醫療環境的特徵 ──「細碎」和「封閉」
思考各種生涯問題之前,首先,需要認識台灣醫療環境的 2 個特徵:「細碎」和「封閉」。
細碎,指的是醫療大環境,被切割成許多不同的小環境。
封閉,指的是小環境之間,互通成本高,彼此交流少。
這很抽象,我們以民眾視角說明。
生病肚子痛,來到大醫院,你會看到很多穿白袍的醫療人員 ── 醫師、護理師、營養師、放射師、呼吸治療師、心理師、社工師…等。
醫療人員,首先切出第一個維度:職別。
再來,即使你只是想看「醫生」,也還是要決定自己該掛哪一科 ── 急診?肝膽胃腸科?婦產科?泌尿科?家醫科?
屬於同一職別的醫生,被切出第二個維度:科別。
接著,假設你來到「肝膽胃腸科」病房住院,除了醫學生 (clerk) 之外,你還會看到許多資歷不同的醫生 ── 不分科住院醫師 (PGY)、住院醫師 (R1~R3)、總醫師 (CR)、研修醫師 (fellow)、主治醫師 (VS)。
在同科別工作的醫生,再被切出第三個維度:職級。
我們可以想像,職別、科別、職級就如同x、y、z軸,院內每位醫療人員,身上都有個座標。而由每個點共同組成的三維空間,就是醫院。
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?
對民眾而言,有用的是「空間」。瞭解到披著白袍的人,原來有分那麼多種。
對醫學生(或其它醫事人員學生)而言,有用的是「時間」。因為你將在未來的不同時間點,成為系統中的不同部份,特別需要提早瞭解 ── x、y、z只要其一不同,就會來到截然不同的環境,遭遇截然不同的命運。
PGY,是一個環境;內科住院醫師,是一個環境;心臟科總醫師,是另一個環境;而心臟科主治醫師,又是另一個環境。
兩個位置即使彼此相鄰,座標只差一點,但具體工作內容、面臨壓力、上下班時間、外務種類,卻相去懸殊。
這就是現行環境的醫療分工 ── 不但將醫療流程切割得非常細碎,也將一位醫師(或其它醫事人員)的生涯切割成段。而且每一段,都很封閉。
你是醫學生,即使見實習兩年,但也必須要到某天忽然變成住院醫師的時候,才知道住院醫師到底在做什麼;當了三年住院醫師,也要到接總醫師的幾天前,開始業務交接,才知道總醫師都在幹嘛。
不同職別、科別、職級的人,雖然每天都在講話,但內容多半圍繞醫學主題與病人事務。至於某個位置的人究竟在忙什麼,當事人通常不太有時間和興趣說,通常也確實不好說。
Clerk 與 PGY 醫師的心境 ── 「無知」與「迷茫」
瞭解到醫療環境「細碎」和「封閉」的特徵後,就不難理解,在體制中長大的學生,為何會落得相似的心境。
從學生階段,到獨當一面執業的成熟過程中,自身位置注定隨時間而變,每次待的位置說長不長、說短不短,然而又相當受限,不易與其它位置的人交流。
對於這點,我想不需進醫院,學弟妹大概從大二、大三開始,就能有體會了。
每個學期課程不同,在乎的內容也不同。
大一時,下課吃飯討論哪一門選修課比較甜,很難加籤;大二,醫學營和社團成發進度到哪;大三,大體解剖是不是真的會被當;大四,病理哪個範圍的老師考不考古;大五進醫院,開始交流你到哪一科時是被誰帶,他人好不好。
前一階段問後一階段的人,你到底在幹嘛?對方總是苦笑,說你將來就知道了。
你以為這只是暫時,到了正式成為醫生後,未來風景就是一片平原(或沙漠XD),你會看見一切 ── 但不是的,這劇情會一直持續下去。
升 PGY 前,你不知道各家醫院有何差異;升 R 前,迷茫詢問學長姐你們科還好嗎;R 時,不懂 CR 的痛;到 CR 時忙於公務,即便到最後幾個月,也還是不知道外面診所環境怎樣。
難道大家都不會向學長姐打聽嗎?當然會!只不過即使打聽,能傳遞的訊息也相當有限。若你想要有更深入的瞭解,大概也還是必須等到,自己實際把頭洗下去的那天。
於是,未來的路,自然看不遠。
不是視力不佳,而是週遭迷霧實在太濃。我們當然無知,當然迷茫。
臨床醫師的低風險策略 ── 保守牌思維
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此時,該如何是好?
最保險的方式,就是採取「低風險」策略,打出保守牌。
縱觀全程,你會發現不同時間點,雖然大家在乎的事情表面都不一樣,但集體行為卻有共同特徵 ── 瘋狂打聽、渴望獲取情報。
學長~你選修哪一科?生化怎麼讀的?國考怎麼準備的?
學長~你待過 A 醫院嗎?你覺得它和 B 醫院比起來如何?
學長~要怎麼申請你們科?你們科面試看不看成績?
我們每個人,一直都很努力,希望能在當下做出「最好」的選擇。
然而,什麼是「最好」?
許多時候,我們其實並不清楚,只好採取保守策略。
標準的保守牌打法,就是「先選大醫院」、「先選熱門科」。
這意思當然不是說,選大醫院或熱門科的人都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方向。而是希望指出,一旦在旅途中迷失方向,我們通常會往人多的、距離不遠的地方走。
因為有種本能讓我們相信,人多的地方必有它的好處,大部份人的選擇應該會是對的;即使錯誤,也不致於錯得太離譜。
醫學生與醫師陷入內捲的「困難」與「浪費」
這樣的群體策略,會導致什麼結果呢?
價值單一化,同溫層內出現公認的「神聖」選擇,人們一窩蜂都往那地方擠。
接著,就會出現 2 個現象:留在大醫院任職的門檻愈來愈高、申請小科也愈來愈困難。
既然大家都覺得留在醫學中心好像比較好,選小科好像比選大科好,那就有更多人來競爭大醫院和熱門科的位置,要申請上就會變得更加困難。
而既然那麼多人要往大醫院和熱門科裡面鑽,官方就有籌碼加上更多條件來篩人,對員工提出更多要求。例如你 PGY 是不是有來我們醫院啊?你是不是已經有寫論文啦?
然後,大家就會擔心、害怕,只好再更提前打出保守牌 ── 學生時代就開始跟實驗室、寫論文,PGY 時提早蹲院,甚至千方百計設法 pre-run 自己心怡的科別,努力認識該科的學長姐。
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瞭解 ── 唉…好吧,我承認,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為取得微小優勢極度競爭,醫療人才正不斷「內捲化」。
如今,這一切已成歷史,長大後的我再回頭檢視:
「當初投入的心力,真的獲得了『最大』效益嗎?努力這麼久,真的獲得『最好』選擇了嗎?」
回首自己的過去,我只是莞薾一笑,搖搖頭,感到無限憐憫惋惜。
想想從學生時代開始,到底有多少次,一群人在當下看見一樣的「好」東西,大伙兒就瘋狂去擠?
擠選修、擠社團、擠醫院、擠科別。
就像是打 COVID-19 疫苗,選廠牌一樣 ── 吱吱喳喳到底要選莫得納、AZ 還是 BNT?高端真的比較糟嗎?在疫苗注射現場,我看見無數民眾閱讀大量「文獻」,熱切研究、激烈討論,積極尋找自己心目中的「最好」。
太厲害了!都比我這負責疫苗的家醫科醫師更能侃侃而談。
但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。
有醫療常識的人都知道,打疫苗最主要的意義,對群眾是為了「群體免疫」,對個人是為了「避免重症」。重點不是打什麼,而是有沒有打。
然而當我們有了各種選擇,就會忍不住開始比較「第一劑感染保護率」之類的次要指標,甚至摻入媒體報導時間序的死亡案例,開始對原本的選擇感到惶恐不安。
民眾偶爾也問我,醫生你打什麼?我總是淡淡地回答:
「當初沒有選擇,只有 AZ,所以就打啦!」
當多出那些選擇,而且「只知道」那些選擇,你就會被有限的選項困住。你會把時間精力都拿來判斷,這幾個選擇哪個比另一個再更好「一點點」,然後費盡全身力氣,努力達成那個目標。
「老子不打其它的!只打莫德納!」
但是,人生最重要的東西,往往不是自己所決定的 ── 藥廠有能力研發出疫苗,而且台灣能夠談判到購買足夠疫苗,這才是全局中最關鍵的,然而卻不是大部份人花時間努力的內容。
很多時候,其實我們當下能決定的,不過是很不起眼的東西。
如果能把為了達到「局部最佳解」的精力省下來,抉擇過程少一點糾結,可能更有機會縱觀全局,獲得更上一層樓的幸福。
超越與定位
針對上述「醫療人才內捲化」與「醫療生涯抉擇」的困境,有兩點心得分享給學弟妹:
第一,試圖超越
視野上,努力去看見,環境不容易讓你看見的東西。
價值上,意識到自己環境的侷限,樂於接受新的認知。
不要只跟你旁邊位置、鄰近的人交流,因為你們看見的內容相差不大。多跟職級跨度大,甚至不同職別的人交流。
另外,你也可以往醫院外的「第四維」拓展,認識不同醫院的環境生態,提早認識基層,甚至其它不在主流敘述裡的醫療 ── 廠醫在做什麼?藥廠工作的醫生在幹嘛?診所執業的學長姐,都在過怎麼樣的生活?又面臨什麼樣的困境?
你也可以多研究、思考 ── 自費診所為什麼做得起來?電視節目又是如何尋找醫生?醫生在長照領域將扮演什麼角色?醫療要如何跟其它行業結合?
未來,是我們的時代。是我們將探索、開拓、實踐,然後告訴前輩,這才是更理想的醫療。而不是陷入先人的局,因循過去的路,讓他們決定我們的將來。
若能即早拓展視野,我想,人生將有更多不同可能。
也就更有機會充滿勇氣,堅定地離開那條擁擠的路,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。
第二,定位自己
我很喜歡一句話:看得有多遠,路就走得有多直。
雖然醫療環境裡的訊息常常不透明,但我們在路程中迷茫的主要理由,未必是對環境不清楚 ── 更可能的原因,常是缺乏明確定位、對自身瞭解不足。
只有在終點確定之後,出發才有所謂的「正確」方向。
必須承認,許多時候,我們不是不知道通往不同目的地的路要怎麼走,而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前往何處。
於是總是藉由打聽更多消息,來緩解自身的焦慮。用戰術的勤奮,掩蓋戰略的懶惰,迴避自己不忍面對的問題。
若是如此,就算再怎麼努力,也仍然不會有抵達終點,真正自在的明天。
結語
許多學弟妹跟以前的我一樣,常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到困惑。看身邊的人,覺得別人好像都很清楚自己的未來方向,以為自己的迷茫是個特例。
才不是咧!
當代醫療環境的重要特徵,就是領域細碎且封閉,職別、科別、職級,只要一個參數不同,就會來到完全不同的環境。
不同座標即使彼此相鄰,訊息也不易流通,局內的我們自然變得無知、迷茫。
這時,大家就只好採取保守牌策略 ── 當不確定自己要什麼的時候,優先選擇留在大醫院、選擇申請熱門科別。
然後就一群人都往同一個地方擠,導致這條路變得更加難走,大家的日子更難過,也更不容易達到原本的目標。
然而事實上,未來有很多東西與我們想的其實並不一樣,也不是我們能夠決定、選擇的。
曾經異常執著的努力,事後看來未必需要、也未必值得。
超越環境帶給我們視野和價值的限制,及早拓展眼界與思維,能讓我們變得自由。
定位與探索自己,對自己誠實,探尋自身興趣和生命感情所在,能讓我們變得自在。
以上就是我這些年來的體悟,分享給學弟妹,共勉之。祝大家未來都能自由自在!
加入醫師職涯學院社群
-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PGY職前加油站 – 醫學生學習園地
- 年度會員專屬 FB 社團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– 會員專屬社團
- 官方 IG:醫師職涯成長學院 | 黃品叡醫師